革命传统精神代代相传
各位领导、老师、同学们:
大家好!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《革命传统精神代代相传》。
时间悄无声息地流过,回忆革命的征途,革命的事迹,革命的精神,我不禁为革命之伟大而怆然泪下,有革命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过上现在舒服的日子,有革命的奋斗我们才能奔向未来!
祖国的命运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,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贡献与奋斗。我们应该时时想到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,而不是从祖国母亲那里索取些什么,热爱祖国决不能只靠一句空话。
追溯到1924年1月,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与和帮助下,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重新解释了“三民主义”,确定了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的三大政策,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。随后,他又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。经过1925年两次东征,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,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。所有这些,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。在北伐战争中,由于北伐军的英勇善战,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,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,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,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,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。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航程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革命战争的短暂胜利,是战士们用点点滴滴的鲜血换取而来的。他们不屈服,不言败,再艰苦也要坚持。这种不屈服的精神也就代表着每一位战士的不言败,不屈服,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,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。他们就像树,无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,都还是一动不动地屹立着。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,他们是伟大的、崇高的,他们是真正的英雄。
这一幕幕的历史,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。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、祖国的未来吗?红军战士长途跋涉,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,他们没有松懈过,一生都在拯救祖国,保卫祖国。
没有他们,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?哪来如今的富裕生活?他们是创始者,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。多少年来,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,他们百折不挠,奉献生命,为了革命斗争而光荣牺牲。总之,一句话:他们生得伟大,死得光荣。
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,年轻的团员,我们一定要学习先烈们的爱国心、进取心、责任心,继承发扬革命传统,从身边的点滴做起,把他们的精神应用到我们学习当中来,让革命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。相信自己,因为我们,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好!
谢谢大家,我的演讲到此结束。